新闻资讯

集会议、论坛、培训、专业知识、行业动态为一体的新闻内容,及时为大家呈现。

  400-8799-525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校园心理危机---分析危机案例,提升干预技能

朗心致远 2021-04-18


20201010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其宣传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社会都在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和维护人民精神卫生工作。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受到来自家庭冲突、师生冲突、学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朗心校园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呼吁大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学生自杀自伤。


案例呈现


本案例是多个案例修改加工后的呈现,不含人物真实信息,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13岁初一男生雷雷(化名),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内向,朋友较少,且被一些同学嘲笑衣服不干净、身上有异味等。老师将雷雷叫到办公室责问,因为雷雷被同学举报偷他们的学习用品。雷雷自己否认,但老师在他的口袋里搜出了一支笔,并把举报的同学叫过来,对方认定和自己丢失的笔一模一样。雷雷被老师批评后跑到了学校外面的小树林,用鞋带准备上吊。

  学校的保安和老师追上来拦住了他。老师把雷雷带回办公室,责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偏激、极端,并说这样会毁了家长、老师的生活,会给学校增加很大的麻烦。雷雷一言不发地听老师批评,咬着嘴唇默默流泪。雷雷的爸爸被叫来学校,老师建议他把雷雷带回去,说孩子心理出了问题,一点点事情就要寻死觅活,没法让他在学校里待了。

   雷雷的爸爸平时在外地打工,好容易回家来休息几天,没想到一回来就被叫到学校领回孩子。他非常生气,没等老师讲完就给了雷雷一个耳光。雷雷抬头用失望和愤怒交织的眼神瞪着爸爸。这让爸爸更加生气,大声吼道:“你瞪什么眼睛,不服气吗?一个男孩子家,动不动就寻死觅活,你倒是去死呀!你死给我看呀!”。雷雷听爸爸这样说,又一次冲出老师的办公室,爬上楼道的护栏要往下跳。幸好一位男老师路过楼道,紧紧抓住正在爬护栏的雷雷。班主任老师和雷雷的爸爸也冲了出来,三个人一起抱住了雷雷。



误区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和雷雷爸爸的处理有哪些不恰当的地方?

  首先,班主任老师没有详细了解情况就责问雷雷,并且采取不尊重他的方式:进行了搜身。即使搜出笔,也不能完全确定是雷雷偷了同学的笔。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学生平时的情况有所了解,不能排除几个同学联手欺负雷雷的可能,如果是这种情况,要不带评判地倾听雷雷的陈述,充分了解情况,而不是听一面之词。退一万步,就算是雷雷真拿了同学的笔,老师对雷雷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也要保持冷静,温和、耐心地引导。

  其次,当雷雷跑出学校要用鞋带上吊时,老师要意识到雷雷心理状态的危险性给予关心和保护,让雷雷心情平复下来,而不是又一次责怪他,跟他讨论自杀的对错,批评他动不动就寻死觅活。

  第三,在请家长来学校的时候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委屈,走进孩子心里,了解他为什么有自杀的想法,需要什么帮助。而不是因为害怕自杀的后果,让家长直接领孩子回家了事。这样做不仅让雷雷感到更加绝望和委屈,还让雷雷的爸爸陷入愤怒中,容易引发冲突。

  雷雷的爸爸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一遇到问题只知道责备和打骂,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甚至用激将的语言试图阻止雷雷的自杀行为,这只会让自杀的风险变得更高。


技能讲解

1、发现孩子有自杀的想法,要用以下的方式去应对。

1)不要对青少年自杀的想法感到震惊,但需要认真地谈一谈。

据上海市教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00名中小学生的取样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3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资料参考《蚁坊舆情观察》2018-11-13 )。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有自杀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孩子们认真想过的事,也值得我们认真和他们一起面对,而不是震惊,更不去指责。指责孩子们脆弱,感叹教育失职,或者痛惜社会压力巨大,都无济于事,真正有效的事就在当下,立刻有用!那就是稳定自己,从容面对


2)相信你的怀疑,青少年可能会自杀,说你很担心,然后倾听他。

大多数有自杀想法的孩子都希望能和周围某个人,特别是成年人聊聊自杀的想法,他们可能表现得比较隐晦,如果你心里有怀疑,不要犹豫!告诉孩子们你很担心他们这样可以让处于危机中的青少年感到温暖,愿意诉说。当他们开始诉说的时候,风险也慢慢在降低,所以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要着急去劝告、教育或者打断他们,耐心地、不带评判地倾听,能让他们平复情绪。


3)直接提问是否有自杀想法,如果有,继续询问是否有自杀计划。

不要回避自杀这个词,对于真正有自杀想法的青少年,直接提问会让他们感到有人真正地关注和想要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如果没有自杀想法的青少年,并不会增加青少年自杀的风险。不要用隐晦的说法(如“你不是在想做啥事吧?”“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去提问,这样问本身就反映出提问者对自杀话题的震惊、恐惧和不接纳,是不利于继续沟通和提供帮助的。


4)承诺为青少年的自杀想法和计划保密

要告诉他们,这是关系他生命安全的事情,不能替他保密,但是会陪他一起面对和他商量找到合适的人陪伴他帮助他。如果青少年非常抵触和担心自杀的想法让别人知道,甚至用“如果不保密就立刻自杀”来要求保密,可以温和地倾听他的想法,陪伴和倾听能让他觉得受到了尊重,平静下来之后再让他慢慢理解。

告诉危机中的青少年自杀状况很紧急,但迟早会过去,不要盼望马上过去,解决办法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进行的,你随时可以提供帮助,任何时候自杀想法变得强烈,要以直接的方式求助很多人不敢承诺随时可以提供帮助,担心自己应对不了风险太大,担心青少年会随时打扰自己,就好像有自杀想法的人把生命都交付给自己一样。其实不用过分担忧,首先自杀危机干预没有人可以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尽力而为后每个人都不会留下遗憾,毕竟是一条生命。其次对于想要自杀的人,周围人这样诚恳、专业、用心地承诺,告诉他“随时可以求助”本身就是一种很强大的心理支持,在他们心灵的黑夜里会像烛火一样闪烁而温暖,在生死挣扎的时刻可能成为他们心中唯一有温度有力量的声音,在内心将他们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5)如果你认为青少年自杀随时会发生,要让合适的人守护。

要确保能够保护孩子的成年人陪伴危机中的青少年,比如以前帮助过孩子的老师、心理咨询师、救援人员,或危机干预中心的专业人员等。在把危机中的孩子交给家长时,最好是父母亲或长期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成年人,如果没有合适的家长,最好联系青少年保护的机构和社会资源提供保护。对于有明确自杀计划的青少年,至少72小时守护,危机解除后依然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6)提供清晰、简单、明确的转诊资源。

比如危机干预中心的电话号码,所在地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等信息,让守护青少年和他们的家人随时可以求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


2、要注意避免哪些言辞和行为?


1)不要对他们自杀的想法感到震惊

2)不要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争论、辩解

3)不要和他们讨论自杀的对错

4)不要认为让他自杀的问题是小事

5) 不要用让他感到内疚或威胁的方式预防自杀(比如不要说他们的自杀会毁掉别人的生活)

6)不要说这些空泛的安慰,如“别担心”、“振作起来”“你还拥有很多”“一切都会好起来”

7)不要讲你自己的经历

8)不要用你的肢体语言传递出消极和缺乏兴趣的态度

9)不要激将他,比如说“想怎样就怎样吧”

10)不要回避用“自杀”这个词,直接表述有助于讨论


3自杀现场怎样进行紧急疏导?

1)要本着尊重生命的基本原则,不要区分真自杀还是假自杀,无论真假,只要是自杀,都要去干预,诚心诚意地去救助。

2)有专人管理好现场,清退无关人员,避免起哄造势和媒体渲染;

3)使用开放式提问有助于引导其愿意说话,并获得更多信息。

4)耐心地倾听就可以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在疏导的初始阶段进行干预的重点不是如何劝说,而是引导其倾诉,积极地倾听。

5)试图自杀的孩子倾诉得越多,其郁闷情绪宣泄得也越多,心理也会越平静,有利于施行救援。

6)要了解到他们在现实中的具体困难,想方设法为其寻找资源和途径解决具体困难,让企图自杀的孩子看到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7)疏导快要成功时要让企图自杀的孩子自己离开险境,避免过早拉、扶、抱引起对方的抗拒或激动而踩空、坠落或采取冲动性自杀行为。


4、给学校及老师的建议

1)组成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形成管理机制,定期培训和演练。

2)鼓励学校危机管理小组吸纳家长代表参与;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定期对所有家长进行教育,家长发现学生心理危机风险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3)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有警觉,了解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早期表现,例如:吃不好睡不好、疲乏无力;难以完成日常任务比如上学;不愿意去找朋友或家人;平时喜欢的事也不想去做了;和家人朋友冲突很多;不能控制情绪,并且情绪已经影响  到了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感觉没有希望;想伤害自己或别人;麻木或感觉不到有问题;感觉到糊涂、健忘、担忧或恐惧;不明原因的腹痛、头痛或肌肉痛等。

4)发现上述问题后要有策略地联系家长,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但是切忌不要猜测或武断地给出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建议,不要传递歧视、恐慌、孤立或排斥的态度,而是以关切、体谅和积极寻求支持的态度帮助家长和学生,鼓励他们去寻找专业渠道让学生得到早期支持,例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青少年社工机构、公立医院心理科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等。

5)平时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的成长规律,避免用成年人的思维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消极的评判,对学生进行惩罚时也要有风险意识。

更多内容,欢迎报名学习朗心线上危机干预课程或线下校园心灵卫士课程PCGPsychological Crisis Guarder

线上危机干预课程

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工作坊(简章)

 

前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多部门协作的工作,学校应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建设,成立心理危机管理小组,相关领导亲自任组长,以保证工作的落实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一个真正有应急能力的危机管理小组必须职责分明、流程熟练、小组成员专业技能过关,并定期演练,才能保证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和妥善处理。然而很多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尚不完善,朗心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整合权威标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协助学校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建设,为校园安全管理、处理突发事件准备好一支有实战能力的队伍。

 

工作坊目标:以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工作流程为核心,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心理危机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适合人群:

1、学校管理者

2、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员)、校医

3、大学辅导员、中小学班主任

4、感兴趣的科任老师

5、其他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宿管员等)

6、学生(年满16周岁):心理委员、学生干部

7、学生家长

 

工作坊内容:

1、成立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应由哪些部门参与?小组成员有哪些?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3、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的工作流程

4、小组成员按流程工作需要掌握的重点技能介绍

5、不同成员技能操作训练

 

举办形式:通过zoom进入到课堂,由课程顾问开课前发送给您会议室ID和密码。

授课时间:2020年10月26日 18:30分-21点30分 (共计3小时)


价格:199元/人   

开学福利价:99元/人

(福利价仅限报名的前30名的老师,报名即送朗心校园危机干预手册)

报名电话:400-8799525

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微信报名



二、学生自杀预警和谈判工作坊

 

前言:学生自杀事件对于社会、学校、家庭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和震惊,这种情绪也会加重“谈自杀色变”的心理,很多人更不敢触碰、面对和处理自杀危机事件。其实大部分企图自杀的学生都遇有急性诱发事件,在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时放大了痛苦,在被救助之后会感到悔恨和后怕,其潜意识中都有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也会有一些自杀危机信号释放出来,如果自杀前周围的人能发现这些信号,及时陪伴和保护,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压力,大部分学生自杀是可以避免的。在自杀事件发生的当下,也依然有机会挽救生命,这需要自杀谈判者有勇气和爱心、有智慧、技能和经验。本培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自杀者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分享和演练,让学生身边的老师、家长和接触者能转变观念,掌握技能,增强对自杀谈判的信心和效果,降低自杀死亡的风险。

 

适合人群:

1、学校管理者

2、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员)、校医

3、大学辅导员、中小学班主任

4、感兴趣的科任老师

5、其他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宿管员等)

6、学生(年满16周岁):心理委员、学生干部

7、学生家长

8、警察、救援队员、急救医护人员

 

工作坊内容:

自杀前的预警

1、怎样发现自杀征兆?

2、怎样评估自杀风险?

3、怎样为不同自杀风险的人提供心理急救?

自杀中的谈判

       1、自杀当时的心理状态

       2、自杀谈判的准备和自我调整

       3、复杂的自杀谈判现场状况分析

       4、自杀谈判的要点

       5、如何取得轻生者的信任

       6、如何把握谈判的进程

       7、不同自杀人群、环境和自杀方式的谈判

       8、如何与其他救援人员密切合作

       9、自杀谈判中的误区分析

 

举办形式:通过zoom进入到课堂,由课程顾问开课前发送给您会议室ID和密码。

        授课时间:2020年11月9日 18:30分-21点30分(共计3小时)



价格:199元/人   

开学福利价:99元/人

(福利价仅限报名的前30名的老师,报名即送朗心校园危机干预手册)

报名电话:400-8799525

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微信报名



线下校园心灵卫士课程PCGPsychological Crisis Guarder


课程目标:通过对校园心理危机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实用技能的课堂练习,帮助校园心灵卫士(学生处领导、心理老师、辅导员、安全主任、学生心理委员、热心家长)等熟悉危机事件和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心理急症”的时候,能进行初步评估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在第一时间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在危机发生前能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危机预案演练,危机发生中临危不乱地现场支持,危机发生后及时有效进行急救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坊目标:以学校心理危机管理小组机制建设与工作流程为核心,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心理危机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适合人群:

 1、校长、书记、处长、主任等学校管理者

 2、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心理教研室教师

 3、高校学工辅导员、中小学班主任

 4、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宿管员、校医等)

 5、学生骨干(年满16周岁):心理委员、学生干部

 6、学生家长


课程时间:2天1晚,14小时(12小时正课+2小时主题工作坊)

课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