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集会议、论坛、培训、专业知识、行业动态为一体的新闻内容,及时为大家呈现。

  400-8799-525
 

学生自杀高风险家长不配合管理怎么处理?

朗心致远 2021-11-30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中指示要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学校要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要求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对于确定有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学校及时协助家长送医诊治。

家长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学生工作中,经常会发现问题的学生往往来自问题的家庭,学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参与,大学生在校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家校沟通顺畅,往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好转。家长的参与可以促进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调动家庭资源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并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受心理危机的突发性、严重性的影响及家长认知水平,情感表达等的限制,在问题告知,转介就医以及后期的跟进与反复阶段,家长难以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因此往往会出现学生存在心理疾病面临自杀高风险而家长却不配合管理,那作为辅导员和心理中心老师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分析 

朗心校园危机干预研究中心专家锁朋老师在校园心灵卫士培训中帮助老师处理解决上文所说的家长不配合问题。某高校心理中心的老师遇到一个学生“目前该学生有自杀的意图,在宿舍和同学谈论关于自杀的话题。学院通知父母到校配合转介专业医疗机构,并建议母亲陪读。学生与父母关系较差,拒绝父母陪读,家长因担心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也拒绝承认孩子存在问题,不配合学院。家长陪同学生到校第二天不辞而别回家。该生大一时就因为心理问题在家休学一年,并在专业精神机构治疗,父母因担心拒绝说具体诊断结果”。心理中心老师特向锁老师咨询,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处理流程 

锁老师通过丰富的危机个案经验,以及对政策的全面掌握,为老师提出了科学的处理建议。

1. 按照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处理(见下图流程)


2. 上报学校参照学生学籍管理相关政策和规定备案

3.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心理支持,做一个详细的危机访谈和记录,同时根据访谈评估自杀风险,并做好安全保障。


4. 陪同学生到当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做好记录,同时安慰学生支持其康复,如需住院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和家长沟通。

5. 心理中心或学工部专人和家长沟通,不只是通知家长,要以支持家长的立场询问家长的担心和需要,帮助家长一起支持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电话录音。如果家长确实流露置之不理的态度,表达理解和支持的同时也要教育家长对孩子负责,如果家长仍置之不理,应登记和上报学校。锁老师建议只要注意以支持家长和学生的出发点开展,很少出现家长真的置之不理,家长很有可能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担心学业不了解心理疾病会危及生命,因此锁老师建议心理老师也要对家长做好相应工作。

本文小结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加强学校与家长合作,积极促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校和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方式以及育人行为等方面具有共识性,互信度和协同度高,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自觉主动地采取较为一致的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成长成才,避免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