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集会议、论坛、培训、专业知识、行业动态为一体的新闻内容,及时为大家呈现。

  400-8799-525
 

霍妮的人格理论

朗心致远 2013-06-20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她的理论早期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后期霍妮对自我冲出的不同理解(她不太认同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论),所以后来的霍妮背叛了正统的精神分析学。她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但她还是非常强调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很多地方她还是没有完全抛弃弗洛伊德的理论,后来的人格理论家把霍妮的理论归到社会--文化理论派别。

 

     霍妮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起源于儿童与父母的交互关系。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否则一个孩子长大后陷入早期形成的某种固定而僵化的人际模式中不能自拔。这种早期的“防御机制”一破坏性的行为和思想模式来对待生活,个体与自己越来越疏远。霍妮把早期没有得到基本安全而来的不安称之为基本焦虑。另外这些人对现有问题的理解不切实际。他们在做人和做事方式上不加选择第以自己原有的固有模式去应付,当这种模式不适应与外界时,他们会激起强烈的不安和恐惧。以下是霍妮讲的十种不协调人(神经症)对外界的需求。

 1,对友爱和环境的神经症需求。具有这种需求的人依靠外在的友爱而生存。他们的价值总是由外在得到赏识才能肯定自己。

 2,对支配其生活的伴侣的神经症性需求。这种人的需求附属于某人,以得到他的保护,免于一切灾难。并满足其生活需要。

 3,对狭小生活范围内的神经症性需要。这些人极其保守,他们不敢冒险,因为他们害怕失败。

 4,对权力的无上崇敬。这种人崇拜权威,轻视弱者。

 5,利用他人的神经症需求。这种人最担心被她人利用,但自己又总想利用他人。

 6,对社会的认可做事。这些人做事的目的就是得到他人的注意和承认。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想得到威望。

 7,对称赞的神经症性需求。这些人需要他人的恭维和吹捧。他们希望他人按自己对自己想象的人来看待。

 8,野心和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需求。他们极力想成为著名的,有影响的人。为了这些他们会不顾一切。

 9,自我满足和独立性的神经症性要求。这种人极力避免对任何人负责,不愿有任何束缚。

 10,对完美无缺的要求。这种人对批评极为敏感,他们极力想成为完美无缺的人。

 

     其实正常人都有上述的大多数要求。但正常人的要求是适可而止的,不会在自己需要的前提下与人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正常人的满足不局限于一种形式,他们有更大的灵活性。而神经症性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不顾其他的重要的生活需求,而围绕在一种满足上“拼命挣扎”,越是得不到满足,他们越是“执著于”它,于是他们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霍妮在十钟神经症性的需求人身上归为三类。每一类都是指一种特殊的适应人的神经症性模式。

 1,趋就人:这种适应模式包括友爱和赏识的神经症性需求,对支配人的神经症性需求以及生活限制在狭小范围内的神经症性需求。霍妮称为这种人是依从性的人。这种人内心里似乎在说“如果我顺从,我就不会得到伤害”他们总是需要他人的喜欢和爱,他们总是需要他人的认可,赞赏,欢迎而去无条件地趋就人。他们不太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得到上面的要求。所以他们的内心上依然是敌视人的,他们的友情也是表面上的,是建立在受压抑的攻击性基础上的。

2,反对人: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顺从性的反面。它包括对权力的神经症性要求,对荣誉和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要求。霍妮把这种类型称之为“敌对类型”。这些人的内心似乎在说“如果我有力量,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我”。他们总是以“我在从中得到了什么”来看待一切事物,他们也在有意无意地认为他人也在这种心理模式下行事。他们看起来可能彬彬有礼,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权利目的。

 趋救人和反对人的基本心理都是对外在的不信任来的,他们的“手段”虽不同,但基本的动机就是不想“失去自己”。

 3,离开人:这种适应模式包括自我满足和独立性的神经症性需要,完美无缺和不受指责的神经症需要。霍妮称之为“撤退类型”。这种人的内心心声似乎在说“如果我后退,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我”他们的内心强类地想与人保持距离,在任何时候他们不想与别人有情感上的联系,他们既不想与他人对立,也不想与他人友好。这很像生意人说的那句话“我不投资,我自然不赔本”。但这些人的心理是持续的,于是他们远离人群,读来读往。

 这种类型也是对他人的基本不信任来的。

 我们不难看出,正常人也有上述的情况。但正常人根据外在的具体情况,比较灵活的改变自己的态度来适应外界。而神经症性的人则不同,他们强烈地依赖一种模式,他们看起来不够有灵活性。他们在一种破坏性的模式下恶性循环。

     霍妮的理论思想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的问题(这一点上也很像弗洛伊德的理论,但霍妮对现实自我的理想自我间的失调更多的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明的)。

    霍妮认为,一个相对健康的人,他们知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他们在生活中能够面对现实的情况下作切实可行的事情,他们的解决方法是灵活的,他们可以根据外在的环境变化,调整现实做法。而心理失调的人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存在着问题。

    霍妮认为,当一个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在他的指引时,他们就总是以“应该是什么”来支配自己的思想。霍妮用“应该的暴虐”来形容他们的自我破坏。他们在太多的“应该下”越来越远离自己。用霍妮的话说“和自我疏远”。他们生活在无数的应该下,他们越来越失去了“此时此刻”的感觉,他们渐渐地与现在疏远,但他们在理想的应该下,“暴虐地对待自己”。他们的这种认识因投射到外部世界,所以他们又认为他们必须这么做,他们进入了“恶性的魔宫”的不能自拔。


    在以上的理论思想下,霍妮对治疗的目标是: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间建立一种合理的,符合现实的关系,使病人接受现实的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未来的,合理的目标。把自己从自己的“应该的暴虐”中解放出来,应该经验到正常人的成功和失败。

    我们用威廉,詹姆斯的话结束本文吧: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领域中,我们都不关心,都不去帮助那些感觉不到危险的人。